那天無意間看到踏輕鍋物的介紹,特別是這道蝦黃厚薑母鴨,光是名字就讓我瞬間動心。薑母鴨本來就是冬天的經典鍋物,但加上蝦黃這個「點睛之筆」,光用想像的就能感受到湯頭的濃郁層次。
回家後,我立刻跟老公分享相關照片,眼神透出期待的目光,以及我想要吃這個的語氣,我老公聽完,沒等我說完就笑著點頭,說:「買都買,趕快入手一包回來試試!」於是,我們決定這週末就在家裡煮上一鍋蝦黃厚薑母鴨,好好犒賞自己,也順便享受一下那種餐廳級的美味暖湯。
說真的一打開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調理包,我第一眼就被它的「份量」給震撼到了!這薑母鴨的尺寸完全不手軟,鴨肉塊頭飽滿又扎實,讓人不禁感嘆這實在是太有誠意了!光是看著這一大包滿滿的食材,就彷彿能感受到濃厚的湯底與鮮嫩的肉質即將在鍋中綻放出完美的風味。更讓我驚喜的是,裡頭不只有厚實的鴨肉,還能看到微微蝦黃的點綴,這樣的組合根本就是對「進補」和「美味」的雙重感受啊!
這邊要來講一下蝦黃厚薑母鴨的細心之處,除了它的美味與便利吸引我之外,最讓我安心的就是他們特別用心的食材選擇——這鍋裡絕對 沒有鴨頭、鴨脖子、鴨屁股 這三個部位,吃起來更健康、更放心。
首先是鴨頭,雖然有些人覺得鴨頭的肉質特別,但實際上它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吃多了容易讓血脂飆升,對心血管健康造成負擔。而且某些鴨頭還可能因環境因素累積重金屬殘留,這點總讓我有些顧慮。所以,踏輕選擇直接不加入鴨頭,讓人吃得更無負擔,也避免了這些健康疑慮。
再來是鴨脖子,它是淋巴和毒素容易累積的部位,儘管烹煮可以減少風險,但想到代謝廢物可能殘留,還是讓我有點擔心。而市場上有些鴨脖子產品經過過度加工,添加了大量鹽分和香料,吃多了對腎臟和心血管也不好。所以這次看到踏輕的薑母鴨完全避開了這個部位,真的讓我吃得更安心。
最後是鴨屁股,它雖然脂香四溢,但其實是脂肪含量最高的部位之一,長期攝取容易導致肥胖和血脂異常,甚至增加脂肪肝風險。而尾脂腺本身還可能殘留油脂分泌的代謝廢物,光是想到這些,我就會打消念頭。踏輕直接將這部分剔除,讓湯頭和肉質的品質更純粹,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 真正做到了把「美味」與「健康」結合在一起,選用優質鴨肉部位,讓人不必擔心吃進多餘的脂肪或潛在的健康風險。
說了這麼多,就要看我老公下廚的英姿啦
說真的,鍋子已經是我們家最大的,還是裝不下,實在誇張的大,但….總是覺得有什麼地方怪怪的…以及不安感…
老大,你要退冰後再煮啊,一整隻結凍去煮,要煮到明年嗎…..
我先生也太天兵了,以為這樣煮就可以了,結果我看了後面的說明,踏輕特別強調,退冰後,再將整隻鴨分解,再放到鍋子裡煮,看他手忙腳亂的樣子
實在很無言啊,結果我們把整隻鴨重新拿起來,放到砧板上,用菜刀慢慢剁,光是搞這隻鴨,就搞了40分鐘,重點是還沒下鍋喔…
所以使用說明真的要看仔細啊,不然會花很多前置作業時間啊…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整隻鴨放進去了,這時候,薑母鴨的味道才真正的散發出來,實在太香了,當蝦黃厚薑母鴨在鍋中緩緩滾開時,香味瞬間四溢,讓整個空間都彷彿被一層暖意包裹。
薑母的辛香最先竄入鼻尖,那股溫暖又帶著微微辣感的薑香,細膩而不嗆,彷彿冬天裡的一把火,讓人瞬間感到全身舒暢。緊接著,蝦黃的鮮甜香氣悄悄滲透出來,帶著一絲大海的清新與濃郁的海鮮風味,與薑母香交織在一起,完美平衡了整體的香氣層次。
湯頭翻滾間,鴨肉的獨特肉香也逐漸融入其中,帶出一種濃郁卻不膩口的溫潤香氣。這種香味不像一般火鍋那麼厚重,而是多了一分自然的清甜與深邃的層次,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感受這撲鼻而來的幸福感。光是聞著,就能想像那一口湯頭滑入口中時,薑的辛、蝦黃的鮮、鴨肉的甘,三者在舌尖綻放的美妙滋味。
有了蝦黃厚薑母鴨這鍋主角,當然少不了一些完美搭配的配料,讓整體風味更上一層樓!我跟先生精心準備了這些必備的食材,讓每一口都更加豐富有層次。
高麗菜
高麗菜是鍋物的靈魂之一!放入滾燙的湯頭裡,吸飽了薑母鴨的湯汁後,入口帶著清甜的口感,完美中和了薑母與蝦黃的濃郁,吃起來爽口又解膩,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
茼蒿
茼蒿特有的香氣和柔軟的口感,放進鍋裡煮一下,就能吸附湯底的精華。它的草本香氣與薑母鴨的辛香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讓這鍋湯更加清新、不膩口。
魚餃
魚餃煮進湯裡後,外皮軟Q滑嫩,內餡魚漿吸滿了濃郁的薑母湯汁,每一口都帶著海鮮的鮮甜與湯底的層次感,成為這鍋裡的小驚喜。
燕餃
燕餃則是鍋物裡不可缺少的經典配角!咬開後,肉餡的鮮香與湯頭結合,滿口都是濃郁的幸福感。外皮吸湯的口感特別討喜,讓整體味道更有層次。
玉米筍
最後,玉米筍是這鍋裡的點睛之筆,帶著清甜與脆口的口感,不僅增加了湯底的甘甜風味,也讓整鍋料理更清爽、均衡。
這些配料和蝦黃厚薑母鴨堪稱絕配,每一種都吸飽了湯頭的精華,讓人吃起來既滿足又驚艷。大自然的鮮甜、海鮮的濃郁和薑母的辛香在這鍋中融合得剛剛好,讓這一餐充滿了豐富的味覺層次與幸福感!
吃火鍋啊,最重要的就是那份開開心心的幸福氛圍。想像一下,寒冷的夜晚,一鍋熱騰騰的踏輕蝦黃厚薑母鴨在餐桌上冒著香氣,夾著自己喜歡的魚餃和玉米筍;另一邊,吃著煮好的高麗菜,配合湯底的辛香與鮮甜,在家裡緩緩飄散,然後坐在沙發追劇,簡直太完美啦。
踏輕鍋物,就是為了這樣的幸福時刻而存在。簡單調理、不費時間,卻能讓小家庭的餐桌瞬間升級為一場高級的美味饗宴。每一口都能品嚐到薑母的辛香、蝦黃的鮮甜,以及滿滿的愛與溫馨。
無論是平日的小確幸,還是週末的歡聚時光,踏輕鍋物都能輕鬆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每個家庭成員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讓我們圍在餐桌前,享受那一鍋熱氣蒸騰的幸福滋味吧!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愛與美味在你的小家庭中溫暖流動吧!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肉質評測報告寒冷的天氣,最能讓人感到幸福的,莫過於和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一鍋熱騰騰的火鍋。這不僅是一頓飯,更是一份家的溫度。而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就是為這樣的小家庭幸福時光而生,讓你在家輕輕鬆鬆,也能煮出餐廳級的美味料理,讓每個人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的調理包,從開封的那一刻起,就讓人充滿期待。份量十足的鴨肉厚實飽滿,光看著就覺得滿足。湯底中融入了細膩的薑香,微微的辛辣暖胃又暖心;而特別加入的蝦黃,將鮮美的海味巧妙地融入其中,讓湯頭更顯層次,喝一口便能感受到濃郁的精華在味蕾間綻放。這樣的滋味,不只是一道料理,更是寒冬裡帶給全家人滿滿幸福感的「暖心良方」。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底濃醇心得
對於忙碌的小家庭來說,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更是完美的選擇。不需費時準備繁瑣的食材,也不用擔心料理技巧,只要將調理包放入鍋中加熱,讓湯底慢慢滾開,整間屋子立刻飄滿誘人的香氣。接著準備一些簡單的配料:高麗菜的清甜、茼蒿的草本香氣、魚餃和燕餃的軟Q鮮美,再加上玉米筍的脆口清甜,每一種都能完美吸附湯頭的精華,讓這一鍋滋味更豐富、更滿足。踏輕蝦黃厚薑母鴨口感如何料理
當大家圍坐在餐桌旁,熱氣騰騰的鍋物一口接著一口,孩子開心地夾著魚餃,邊笑邊說「好好吃!」;伴侶輕輕地將煮好的高麗菜夾到你的碗裡,說著:「你最喜歡這個,快多吃一點!」這樣的畫面,簡單卻充滿溫馨,讓整個家的氛圍都被幸福填滿。踏輕蝦黃厚薑母鴨,不只是單純的火鍋料理,而是讓家人凝聚在一起的美味橋樑。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肉質口感分享
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每一頓飯都能成為全家人的幸福時光。無論是週末的小確幸,還是平日裡的慰勞,只要有這鍋美味上桌,寒冷的天氣也能變得溫暖而有滋味。在家輕鬆品嚐高品質的鍋物,既省時又美味,讓你的家人感受到來自你滿滿的愛與用心。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推薦清單
這個冬天,別讓忙碌打亂你和家人享受幸福的時光。讓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陪伴你的每一頓餐桌時光,讓家的味道變得更豐盛、更溫暖!現在就為小家庭準備這一鍋,開啟你們的幸福饗宴吧!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試吃心得分享
在外地工作時,我在超市裝貨。早上八點,先上幾十塊水。春天過后,我會喝很多水。我提著一箱水,挺起胸膛,拱起肚子,像只大青蛙。隔壁有個賣水果的,生意和超市一樣火爆。一天,超市老板和水果店老板在討論一個問題:什么時候最幸福?我也在想,我什么時候最幸福? 回到住處,突然想起古人說的三個字。似乎人們最幸福的時光是在新婚之夜遇到一個老朋友成為第一。新婚之夜徹底解決了個人問題。做第一,能解決工作問題。它遇到了一個老朋友,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找到了朋友的關心和支持。幾句簡短的話,我琢磨了一下,就接近了現在的環境,馬上樂開了花。幸福其實很簡單。 我小的時候,是大團時代。當時人窮,村里有個小伙子結婚了,震驚全村。祖奶奶被請去吃飯,叫了一桌。我走的時候不用去,就給她布置了任務。等她從桌子上回來,一定要給我帶一個大的白花花的肥片饅頭。結果祖奶奶吃完了,真的給我帶回來一個中國漢堡,那一片片肥肉讓我在心里回味了好幾天。今天的日子是偉大集體無法比擬的,更不用說古人了。只要學生愿意在城市和農村努力學習,全國教育系統的改革隨處可見。年輕人不管上不上大學都可以出去打工掙錢。朋友有困難可以電話通知。戀愛中的年輕男女在婚禮后的第二天出去旅行,看世界。 時代在不斷更新,人們的思想在悄然變化。古人的幸福觀很容易實現。現代人不只是想當第一,想當婚禮,更想當老朋友。年輕人想盡可能的發現自己,這叫自我提升。并在自我提升的基礎上關心和幫助他人。不僅如此,年輕人也追求自由戀愛,過去沒有舊的包辦婚姻,這也是時代的要求。 這輩子喜歡看戲,看古人,看時代,看世界,看別人,看發展。 時代變了,古人的理想已經變成了現實。現實中年假結束,各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都會下來。當一個年輕的學生,手里拿著一張鮮紅燙金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走出校門的時候,他會不會想,我是一個讀書人,能成為狀元的幸福,就像古人說的,其實很簡單。
在老家鄉間,無論村莊大小,村村都有溝塘。在那個沒自來水的年代,吃的用的全是溝水或塘水。我們村有一溝一塘,村西的名叫西溝,村東的叫做黃泥塘。因為我家在東隊,所以我從小就吃用著黃泥塘的水。 黃泥塘因底部全是又硬又滑的黃泥得名。小時候人小,眼中的塘面感覺特別大,簡直就是一個小湖泊。長大后才發覺它的面積也不過四畝多一點,是極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約五十來米,東西約六十多米,四周豁豁牙牙,像一張被蠶寶寶啃過的大桑葉。記憶中,塘的西端,西北和西南三面都是谷場,東端似一把撐開傘的傘頂樣伸向廣闊的田野,端頭有一狹窄的小溝用于汛期排水,西北谷場岸邊,一排雜樹挺立,粗粗細細一字排開,其中的一棵大柳樹和一棵大楝樹較為顯眼。隨著岸邊泥土的慢慢掉落,它們的部分樹根已裸露在外,樹干便歪向水面,長長的柳絲掛在水面上隨風搖曳。偌大的塘面沒有一根水草,一年四季塘水清澈,陽光下波光粼粼。 還記得在靠近村子的西南西北角,分別有一個碼頭。名叫碼頭,實則就是岸邊的一個大豁口和幾塊青石板而已。每天清晨天蒙蒙亮就開始有人來挑水,待東方發白,碼頭上的人就多了起來,挑水的,淘米洗菜的,洗豬草的,洗衣服的……講話聲伴著棒槌搗衣聲還有周邊的牛叫雞鳴狗吠聲,碼頭邊頓時熱鬧了起來。這時,炊煙在家家屋頂升起,人們或肩扛鋤把或手拿鐮刀扁擔向田野走去,農家一天的生活便開始煥發騰騰生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如此。 守著黃泥塘,我慢慢走過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演繹出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我曾用大蚌殼舀塘水和稀泥做成泥人泥餅泥槍跟伙伴玩耍;我曾砸取過塘中的冰塊用麥草管吹融孔洞再穿上稻草掛起來靜觀其化成一滴滴水珠;我曾無數次地下水撲騰,在嗆過多少次的水后終于學會了狗刨式,從而與小伙伴們戲嬉打水仗扎猛子追逐;我還曾無數次地赤腳在塘中抓魚蝦摸螺螄撿貝殼…… 初春,和風吹拂下,大人們早早架起了水車,戽起的塘水沿著小溝汩汩流向剛剛下種的稻秧田,這可忙壞了我們,撿起一張張樹葉草莖扔向水流順水追逐。夏天即將來臨,岸邊那棵大柳樹下,母親和大娘大嬸們洗蚊帳的大腳盆排成一行,我們一個個站在大盆中用小腳踩踏旋轉,蚊帳在我們腳下翻騰,“紅領巾,胸前飄”的歌聲響起,水花濺到臉上身上。盛夏,我們在塘邊看牛“眠水”,看一撥撥外來的打團魚佬(甲魚)用長篙擊水進而下水抓團魚的情景,我們還學著大人們用縫衣針彎鉤垂釣魚蝦;秋天來臨,塘中央齊聚十來只小木質罱泥船罱河泥的壯觀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寒冬,塘水結成了一整塊大冰凍,我們撿起瓦片在冰面上比賽打水漂,瓦片在冰面上飛滑發出一陣陣乒乓聲,連小狗也被引來作我們的觀眾。 黃泥塘的水是那樣的清純,無論大人小孩子在汗流浹背之時隨便掏上一捧都會感到無比的清涼解渴;黃泥塘的水是那么的富含營養,它不但孕育著滿塘的肥魚碩蝦,還供我們一日三餐的醇香甘甜,養育了我們村一代又一代健康壯實的家鄉人;靈動的黃泥塘水給了我們童年無盡的歡樂。黃泥塘,故鄉的塘,家鄉的水,始終像一面鏡子,永遠在我心中閃亮。 >>>更多美文:優美散文
我沒有忘掉小李莊,就是因為它的”故事”還印在我的腦子里。 其實,在肥鄉、永年、曲周三縣交界這一帶,上了點年歲的人大都知道小李莊的故事。 小李莊是一個村名,在我村與風火村之間。說是個村,那是若干年以前,現在已名不符實。 我對小李莊的印象,多半是聽來的。關于小李莊的消失,在具體情節上民間有許多傳說,但主要試試情節是因為出了敗家子。 小李莊距我村稍近些,而在地界上歸風火村。從我記事起,這里就是一片高高的廢墟,上有幾間破瓦房,住著一李姓老漢和其一子一女,這是小李莊作為村莊的最后一代居民。這片廢墟約有五十畝,在遍是殘磚爛瓦德縫隙中生長著茂密的野草,在野草的縫隙中許多棗樹不規則地覆蓋著小李莊的上空,每年棗樹掛果時,風火村便派我姥爺來看管,我常去給老爺送飯,于是便與小李莊有了更直接的聯系。 這情景二十多年后我仍記憶猶新:太陽偏西南,熱辣辣的光透過樹枝斑駁地落在小李莊上,在瓦房東邊的樹蔭下,姥爺和李老漢兩人靜靜地坐在馬扎上下棋。姥爺常是一手端著旱煙袋,一手拿著棋子思索,兩人常常半晌不說一句話。此時的小李莊相對靜一些,除了蟬的嘶鳴、螞蚱和一些蟲子在草叢中亂蹦、各樣的蛇亂竄。農活兒忙了,李老漢到隊里做工,姥爺閑下來這一截樹枝,在地上慢慢劃著教我識字。姥爺讀過幾天私塾,之乎者也會說許多。而我最感興趣的則是姥爺關于小李莊的故事。斷斷續續,零零散散,加上村里一些長著在不同場合的感嘆,我對小李莊的來歷有了大致的了解。 現在想起來小李莊的故事也挺簡單:大概是三百多年前,有一姓李的漢子給風火村的一個大戶扛長活,為了干活方便,眾人攛掇下,便與這長工結為一家。由于夫妻勤儉持家,死做活拼,家境漸漸好轉,草棚變成了土坯房,一間變成數間。子孫繁衍,經過幾代的努力,一家又變成數家,后來還出了一個知縣什么的官員,此時已成為當地的富戶,居有樓房堂館,行有車馬代步,成為小李莊的鼎盛時期。再后來,由于出了幾個不肖子孫,吃喝嫖賭,揮霍成性,內部也矛盾重重,你爭我奪,家境漸敗,到清末民初,小李莊已完全分崩離析,一部分遷居風火村,大部分遷居我村。于是延續了三百年的村莊又悄然消失了。 小李莊在我心目中是神秘的。姥爺曾指著腳下的廢墟說:老輩兒人說這下邊還埋著八缸金子哩。不管金子有無,但我相信小李莊確實輝煌過。過去絕大多數都是土坯房,磚瓦房是極少的,廢墟上許許多多的磚瓦瓷片便是小李莊曾經輝煌的證明。 小李莊為東西長方形,東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口很深的磚井對稱著,村里講風水的人說,面南背北是龍身,兩口井是龍眼。井壁光滑如冰,夏天水淺時常見紅魚在井里游動,有人說這兩個井里有三條腿的蛤蟆,可從來沒人見過。可就是這么一塊風水寶地也沒有經得起幾個敗家子的折騰,最終也是龍死人散。 近幾年經濟好轉,附近村的人常從小李莊起土燒磚,高高的土堆漸漸癟了下來。前些日子回老家發現小李莊已變成了平嶄嶄的農田,青青的禾苗和周圍的農田一樣在微風中偷著生機。小李莊已痕跡全無。 滄海桑田,歷史的風塵掩埋了多少令人感嘆的故事;物換星移,若干年后,小李莊會不會在同它的故事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站在小李莊的土地上,望著廣袤的田野和周圍一個個富起來的村莊,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真的希望我們的后代還能記住這些故事,能從這故事中感悟出一點東西來,不要“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但愿小李莊的故事能代代相傳下去,村莊消失了,故事不能消失。
桌上緩緩冒著熱氣的綠茶,似乎也想靠陽光的力量拼命把它的馨香全部都散發出來。陽臺上充滿了綠茶特有的清新和芬芳,陽光溫暖,綠茶馨香。多美好的下午。 以前的我,喜歡香濃的牛奶、醇厚的咖啡、新鮮的果汁、淡淡的開水,卻不喜歡喝茶。我一直覺得,品茶,只會是中老年人休養生息的一種方式而已,那些在閑時將幾片茶葉丟入杯中,兌上開水的喝茶方式,與開水沒有太多區別。 和女友剛剛分手,那天我獨自來到南方茶鄉小鎮大姐家。大姐見我心煩意亂,便將我帶到了小鎮不遠的一處茶室。 古檀色的木窗,雕著精美的圖案。葫蘆絲將悠遠的古樂送進我們的耳畔。順著音樂,我們選擇了一處地方,坐了下來。 我瞇著眼睛,帶著審視的眼光看著樓下來來往往的年輕女孩。年輕,真是一個好東西,躍動而激情。每個女孩都很自信、張揚,她們昂著頭,驕傲地把自己的美麗展示給生活。或另類、或淑女、或運動,她們總有辦法讓自己最美麗。 服務員先是在我們面前擺好了茶具,一切都安頓妥當后,茶藝師便開始將幾抹暗綠色的茶葉投入那把似乎沉睡了千年的紫砂壺,拎起沸騰的開水,平緩地沖進去,那幾抹暗綠便膨脹、伸展,繼而充斥了整個壺,溢了出來。壺蓋又在這時蓋了上去,任由它們在里面翻滾……裊裊的薄霧透過古樸的紫砂壺,飄散在氤氳的空氣中,我忽然嗅到了彌漫在空氣中久違的清香,一如曾經天真無邪的我,未經歷塵世,依舊純樸自然。它似乎感覺到了我對它突如其來的溺愛,于是穿過我的鼻腔,滑至我的喉間,流到我的胸腹,再透過每個毛孔,歡悅地喧鬧著。我還沒來得及細細享受這股醉人的香氣,大姐便將一小杯茶放到了我的面前。 那是一杯回轉在灰褐色小紫砂杯中的翠綠。略有顆粒,但又清澈,略帶色澤,卻很透亮。我輕輕地捧起這一小杯茶,好似一小杯圣水,醞釀它的過程已經讓我如此癡迷。啜了一小口,似乎還是我記憶中的那種茶的味道,只是,當它似太極拳般揉碎我心中陣陣焦躁時,我分明又感覺到了那縷依依不舍的清香裹著絲絲甘甜沖刷著我心中的苦悶。 由此我想到分手的女友。愛情講究緣分,而我認為,女孩和美麗也應該藏著某種緣分,一種與生俱來渾然天成的緣分。這種緣分,不需要大張旗鼓地用金錢堆砌一身的華麗。與美麗有緣的女孩,應該就像桌上的那杯綠茶,在不經意間總能散發淡淡的、微微的清香。一品,舒適與香氣迎面而來;再品,便是讓人蕩氣回腸的濃郁芬芳,而這種緣分需要你的心靈和外在一起扶持。美麗,在于氣質,在于心靈,在于個性散發出來的魅力。美麗,不僅僅是靠上天給予的美貌,更多的是靠自身散發出來的氣質來修飾。 一杯,兩杯……我陶醉在這似乎靜止了的時空里。然而,時間在舉杯中漸漸流逝。當新月將她笑臉般的身子慵懶地掛在還沒黑透的天幕上時,我搭著大哥的車子,開始返程了。 如今,閑暇之余,我也會為自己沏上一杯好茶,雖沒有那些繁雜的工序,卻也能在品茶的過程中感受到那縷清香和那絲甘甜,以及彌漫在空氣中久不散去的韻味。 >>>更多美文:生活隨筆
ER188TWEWQ155W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火鍋推薦 》冬天家庭聚餐的美味法寶,簡單鍋物輕鬆上桌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試吃口感分享 》小家庭冬天料理選擇,營養與美味一次滿足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肉質細嫩評價 》寒冬溫暖開飯,小家庭必試的聚餐料理提案